匐行疹
匐行疹又名移動性幼蟲疹。多見于熱帶,東南亞不少見,中國東南地區亦有報告。糞中的蟲卵孵化成感染性幼蟲時,當人體特別是兒童接觸幼蟲時,即被其鉆入皮膚而發病。幼蟲侵入皮膚后數小時即出現癥狀,幼蟲在開始局部自覺微癢,亦于皮面,亦有呈條索狀者。在皮損處找到貓鉤蟲、犬鉤蟲,豬的頜口蟲、馬蠅、馬胃蠅等的蚴蟲,即可確診。
?
1.匐行疹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匐行疹多由巴西鉤口線蟲(貓鉤蟲)、犬鉤蟲和寄生于貓、豬的頜口蟲、馬蠅、馬胃蠅等的蚴蟲侵入人體皮膚所引起。寄生在狗、貓體內的鉤蟲的幼蟲是匐行疹的主要病原體。寄生在其它動物體內的鉤蚴、絳蟲蚴、絲狀蚴及寄生在人體十二指腸內的鉤蟲和美洲鉤蟲也能引起匐行疹。
2.匐行疹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匐行疹可并發Loeffer綜合征,肺部暫時性、游走性浸潤變化,血中嗜酸細胞可高達51%,痰中可達90%,特征為肺部影像學檢查顯示游走性陰影及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部分患者系寄生蟲感染后幼蟲移行至肺所致。由于其肺部陰影呈游走性且消失較快,屬一急性自限性病程。
?
3.匐行疹有哪些典型癥狀
人體感染匐行疹后,隨著蚴蟲在皮下移動,皮膚出現淡紅色蜿蜒曲折的線狀損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條索狀者,長度不定,一般蚴蟲每天移動約數厘米,皮損繼續推進,可長達15~20cm,舊的損害可趨向消退,蚴蟲移動經過中,亦可暫時靜止數天甚至數月,有時蚴蟲常隨指甲搔抓而移動,可因繼發感染化膿,自覺間歇性刺痛或瘙癢,多發生于暴露部位,也可見于臀部,外陰。
4.匐行疹應該如何預防
由于匐行疹多由巴西鉤口線蟲(貓鉤蟲)、犬鉤蟲和寄生于貓、豬的頜口蟲、馬蠅、馬胃蠅等的蚴蟲侵入人體皮膚所引起,故應避免接觸被感染的上述動物。同時加強衛生宣傳教育,避免接觸被貓犬排泄物污染的泥土,避免赤足在泥中行走。兒童不要直接接觸狗、貓等動物。改善和注意個人衛生,兒童不要吸吮手指,飯前便后要洗手。勿吃不潔食品,勿食未煮熟的魚、肉類。在流行區工作要加強個人防護和飲食衛生。
5.匐行疹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食用未煮熟的魚類,青蛙、鱔魚。接觸含有此種蚴蟲的貓、犬的糞便等。皮膚出現淡紅色蜿蜒曲折的線狀損害,微隆起于皮面,亦有呈條索狀者。長度不定,一般蚴蟲每天移動約數厘米,皮損繼續推進,可長達15~20cm,舊的損害可趨向消退,蚴蟲移動經過中,亦可暫時靜止數天甚至數月。在皮損處找到貓鉤蟲、犬鉤蟲,豬的頜口蟲、馬蠅、馬胃蠅等的蚴蟲,即可確診匐行疹。
動物幼蟲對人體不能適應,在人體內一般不能發育成熟,多停留在幼蟲階段,因此,在人體內無成蟲或蟲卵可見;同時,幼蟲也不能達到其正常寄生的部位,而在移行經過的組織和器官內產生異位性病變。
6.匐行疹病人的飲食宜忌
匐行疹患者應給以營養豐富、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逝、半流食為主,并注意補充水分,可多喝果汁、先蘆根水等,少量、多次喂食,攝入過少者給予靜脈輸液,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期應逐漸增加食量。保持精神愉快、減輕精神和工作壓力。保持充足睡眠,大便通暢。患者應注意飲食的調攝,以及懂得及時紓解情緒,避免煩惱焦慮,更不應悲觀失望,盡量保持心情舒暢。
7.西醫治療匐行疹的常規方法
匐行疹一般采用噻苯達唑溶液涂于患處治療,也可內服噻苯達唑、甲苯達唑等。
局部應用地塞米松乳劑薄膜封包,可減輕痛癢,使蚴蟲停止移行。于皮疹表面可用液氮冷凍或用氯乙烷噴射能將幼蟲很快殺死。
皮疹面積不大范圍不廣亦可手術切除。阿是穴針刺對匐行疹也有一定的效果。